如果告诉你,我考研是因为热爱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档次,那我也许是在敷衍你,但事实如此。我曾经这样形容过自己——我是挣扎着不想被埋没的一群人中的一个。年轻人,谁没有一番雄心壮志,谁没有广袤的理想?对于我们而言,平凡意味着平庸,意味着青春的消逝……如何可以挣扎出来呢?对于别无长技的我,选择考研、选择深造是义无返顾的,且若能成功,更给我平添了一份失去七年的虚荣心,平添了读书人的那股不可或缺的酸气。
讲讲我自己吧。2008年高考,我没能如愿考取第一志愿院校,就读自己最热爱的教育学专业,最后被调剂录取到了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我当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转专业。但无奈学校转专业程序太过无繁琐,最终无果,只好硬着头皮进入了女性教育研究中心的社工专业了。
大学头三年过去了,在这三年中,我顺利考过了自考本科,拿到了法学学位。毕业前几个月,仔细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除了上课,考试,自学考试(每年的4月和10月),兼职(在国美电器东塘店做临时促销员),真心觉得大学很单调,没学到什么真本事。在毕业的前一个月,我想要完成自己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理想,我于是走上了考研这条“不归路”了。
为了起到破釜沉舟的效果,2011年6月我就搬到隔壁学校(林科大),在校外租了个单间,共享着他们学校的资源,教室、食堂、图书馆等等,开始了我的考研之路。带着对法学的热情,我下定决心报考法学专业研究生。2011年7月,长沙进入了酷暑,每日的温度都是38以上了,每日在林科大的自习室,早上背英语单词、政治,下午做阅读理解,晚上看专业课,就这样渡过了半年,在2012年1月,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在考完后,我就哭了,法学专业课本来就很难,而我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居然报的是湖南大学的法学学术性硕士研究生。2月成绩出来的时候,证明了我报这个专业和学校的想法是多么地可笑和不理智。人生的第一次考研就这样无情地破碎,以出成绩的那天而告终。
带着考研失利的伤心,我渡过了黑色的两个月。不行,我得坚强着,人生还有更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于是,我挥去黑色的阴影,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得开始存点钱了,为下半年的考研作经济上的铺垫。紧张忙碌的上班加备考生活开始了。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三个月,而我仅存了3000块钱。这些远不够支付近半年的考研生活费用,无奈,我只能向朋友借了,以后再还吧。我这可是二战了呀,二战的孩子伤不起啊,心理的压力是很大的。总结一战的经验与教训,我认真分析了报考院校情况,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专业情况、招录情况等等,仔细研究了报考专业,包括专业的科目,专业以后的就业情况等等。单凭我个人的分析,我觉得还是很不到位,毕竟我是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对于很多事情看得并不是很透彻。就在我纠结这些的时候,无意中的得知大学时的屈老师在攻读社工硕士(他的第二个硕士学位)。我们社工专业很早就实行了导师制,但屈老师并不是我的导师,只是教我们专业课程的老师。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找到屈老师。让我意外的是,屈老师很给力,帮我仔细分析了现在研究生专业的就业情况,我自身的学习情况,特别强调了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再就是自己的英语水平。屈老师讲了很多,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考研就如同战场,你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与屈老师面谈后的几天里,总是想着这句话,后来还打电话给了大学时我自己的导师邵老师,邵老师在百忙中也帮我分析了同样的情况。经过了两位良师的指导,我终于决定了二战的报考院校和报考专业了,这次我选择了大学时的本专业了,社工科班出身,这也能算是一个优势吧。
于是我再次踏上了闭关考研的路途。以下的故事比较感人。在林科大,我是个外校生,我需要自己的团队,需要团队一起成长,一起督促,我们成立了考研小组(大多是二战的,也是我们一战时认识的研友们)。林科大的自习室位子数量远远不够我们这些考研学子,在闭关的那天开始,我就开始考研占座生活。我和研友们决定早上6:30起床占位,我们不再相信自己的手机闹铃,迅速添置了两个闹钟。我们坚持每天6:30爬起来,7:00准时啃着面包把自己安插在自习室一楼的大厅里晨读。除了早起,我们还养成了许多考研所必需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自习室手机关机,一个礼拜洗一次衣服;又例如,我们决定在进了自习室以后,12:00才许出来吃午饭;每天中午一定要看点报纸之类的东西,12:40准时午睡,13:40准时起床,14:00准时到达自习室,18:00准时出自习室吃晚饭,18:30准时回自习室复习,22:30离开自习室回宿舍,回到宿舍,要赶在11:00前洗漱完毕,然后背单词半小时,11:30准时睡觉,然后6:30起床,然后7:00排队,然后7:10进自习室,然后,再然后……
只觉得当时过着的是苦行僧式的生活,时间已经精确到以分计算,连走路时,心里想着的也是关于考研的,我记得我当时走路的时候,嘴里念叨的都是英语作文(因为英语很难,再加上自己的底子不是很好,就只能多下工夫了,特别是写作和阅读)。这样的日子,终于熬到了2013年的元月5日,那天长沙下雪,可那天是我们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室没有空调,没有任何取暖器,我记得我考试那两天是穿着棉鞋,穿了两件羊毛衣,穿了一件羽绒服,披着一件过膝的羽绒服,帽子、手套,这些全都搬上战场了。可是在考场上,只顾做题去了,无暇顾及冷了。经历了2013年的第一场雪,我的考研生活也结束了。考后,我似乎很淡定,没有任何的情绪起伏,也没有出去玩,只是在家补觉。我觉得自己很累,经历了这两年,我的黑眼圈浓了许多,沧桑了许多,在考完的那一刻,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补觉,让我补回到以前的精神状态。2013年的1月,我一边等成绩,一边找工作,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我工作、学习双丰收了,找到了深圳的一家社工机构的社工工作,成绩也出来了,英语51份,政治77分,理论:136分,实务:144分,总分:408分,总分第二名。我很开心,对于这两年的努力与付出,终于有了一个交代,对于自己,我也有了一个交代了。
经过4月的复试,5月底的转档,6月等着收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回忆考研的这两年,我成熟了许多,对于学习,我有了更加明确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研究生录取,只能证明你昨天的努力,并不代表你明天的辉煌,要想明天辉煌,就只能现在努力。对于生活,我觉得还是那句话: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生,除了快乐和健康,其他的都是浮云。对于工作,我觉得理论固然重要,但做到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我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我也有自己的两年计划。人生无完美,但我们可以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努力奋斗,加油!
(本文作者彭佳慧为我系08级社会工作专业专科毕业生,现已被录取为武汉科技大学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 上一篇:教育与法学系社工师生...
- 下一篇: 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