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教育与法学系 李蔚)2017年11月8日上午,教育与法学系副主任廖鸿冰教授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陈彦以及女性学专业教师李蔚赴江西萍乡市,出席湖南女子学院教育与法学系和萍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实践教育基地暨人才培养基地签约挂牌仪式。
萍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是由萍乡市文明办领导和组织,引入具有成熟服务经验的萍乡市雨思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符合我系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遴选条件。
签约仪式由萍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刘虹主持,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萍乡市文明办副主任黄新秧致欢迎词; 第二项由廖鸿冰教授讲话,廖教授谈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需要。要把萍乡市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实习基地打造成为四个平台:一是实践训练平台让学生在萍乡实习基地锻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与干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充分利用好实习基地这个平台,培养学校技能,提升学生的实习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二是教学科研平台。实习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应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制定知识,能力与专业三维一体及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完成知识能力向技术能力的转变。同时校外实习基地也是科研的孵化基地,教师利用这个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三是合作交流的平台。实习基地也是学校与萍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合作沟通的桥梁,通过实习基地,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实现资源共享,双方人员可以互相挂职,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达到双赢,学校将聘用中心的专家担任双师型教师,和实习督导,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工作,一起实践,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校教师可以到中心指导学生实习,并为中心人员开展培训,提高中心员工的理论水平。通过学校与中心的产学合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校利用智力资源优势,在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基地创效益,实现共赢。四是人才培养平台学校以中心为依托实习基地,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通过双方督导,共同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合作育人,培养打造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三项议程由黄新秧主任和廖鸿冰教授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授了社会工作专业和女性学专业两块牌,签约仪式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仪式结束后,陈彦老师以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咨询” 为主题进行了授课。
- 上一篇: 践行社区治理,走进...
- 下一篇: 我系舞蹈团队成功入...